2022年10月30日 星期日
|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建设> 第一市区检察院
检护食药安全 托起“幸福夕阳
发布时间:2025-10-28来源:浏览次数:451
分享:

“现在饭菜更软糯、更合口,娱乐活动也丰富了,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重阳节前夕,面对前来回访的中山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一位社区养老中心的老人高兴地说道。

回访显示,多家养老院、长者饭堂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在食品药品安全、无障碍设施等方面完成整改,服务更加规范,老年人满意度显著提升。这些积极变化,源于中山一区检开展的老年人权益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也成为检察机关推动老龄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


护航“舌尖安全”


“菜品种类比较单一,口味也偏咸偏油。”“我们吃不了辣,希望能少放辣椒。”2025年8月至9月,中山一区检走访辖区内多家养老院、长者饭堂及老年团餐配送中心,发现老年群体的用餐需求未得到充分重视,部分机构存在食品留样不规范、从业人员无健康证、食品储存不当等问题。有长者饭堂的留样记录仍停留在一个月前,甚至将留样冰箱用于存放生肉……这些看似细微的疏漏,直接关系到老人的饮食安全与健康。

中山一区检随即启动公益诉讼立案程序,并向属地政府通报相关情况。市场监管部门迅速开展排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约谈相关责任人,督促机构规范食品储存、严格执行48小时留样制度、落实从业人员健康检查。


20251030_112749_000.jpg


针对营养搭配不合理的问题,民政部门推动餐饮服务方结合老年人营养需求与口味特点,优化食谱,推出软糯、少油少盐的个性化菜品。一位养老院负责人表示:“过去我们仅关注食品安全,现在则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营养搭配与饭菜的适口性。”


筑牢“用药防线”


药品安全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命健康。2025年9月,中山一区检在走访中发现,部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养老院尚未建立规范的药品管理制度,存在过期药品未及时清理、拆分药品未标明名称与有效期、储存方式不当等问题。部分机构还出现用药处方留存不全、服药记录缺失等情况,导致老年人用药缺乏可追溯性。


20251030_112749_001.jpg


针对这些问题,中山一区检及时与属地政府磋商,并邀请专业药师参与指导,共同制定整改方案。会后,行政机关立即监督相关机构清理过期药品,组织工作人员培训,完善药品管理制度,实现从采购、储存到配发的全程登记。同时,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系统记录其健康状况、用药史及药物不良反应等信息,推动用药安全管理走向动态化、精准化。


优化“服务体验”


近年来,中山一区检聚焦医院、居家养老服务站、高铁站等公共服务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建设,通过公益诉讼立案磋商、公开听证、跟进回访等方式,推动相关机构增设安全扶手、无障碍坡道,改造无障碍卫生间,安装紧急呼叫装置。


20251030_112749_002.jpg


在硬件提升的同时,检察机关也关注老年人的“软性”服务需求。2025年10月,针对部分机构存在的字体过小、订餐流程复杂、文娱活动单一等问题,中山一区检联合有关部门,督促相关单位提供大字版药袋、大字版菜单,方便老年人识别,同时拓展电话、现场和网络等多种订餐渠道,提升服务便捷性。

此外,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也积极举办长者学堂、兴趣小组等多样化文娱活动,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推动“长效守护”


中山一区检坚持以涉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小案”为切入点,持续凝聚多方合力,与行政机关建立联动机制,及时通报问题、共商整改方案,并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参与跟踪监督,以“我管”促“都管”,织密权益保护网。



20251030_112749_003.jpg


在检察机关的推动下,行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职,严肃查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持续提升养老服务的适老化水平,切实保障老年群体的合法权益,共同助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美好愿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