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0日 星期日
|
当前位置:首页 > 检察动态> 中检新闻
检察公益诉讼守护“黄金4分钟”
发布时间:2025-09-29来源:浏览次数:451
分享:

“现在公共场所设置的AED更多更合理了,有突发情况能及时应对,心里踏实多了。”一位正在文化公园锻炼的市民向“回头看”的检察官说道。

心脏骤停发生后的4分钟被称为急救的“黄金4分钟”。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作为一种便携式急救设备,能在关键的“黄金4分钟”通过电击除颤大幅提高患者生存概率。近日,中山市第二市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中山二区检”)积极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推动辖区人流密集场所配置AED设备,提升公共区域应急救护能力,切实守护生命的“黄金4分钟”。

2024年11月,中山二区检通过大数据法律模型进行数据比对后发现,辖区内部分公园、体育馆、大型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并未按要求科学配置AED设备,群众急救保障存在明显隐患。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中山二区检随即启动专项公益诉讼监督工作,向辖区相关行政机关发出磋商函,督促其尽快推进辖区内公共场所的AED设备配置工作。行政机关高度重视、积极履职,向各下属单位征集配置需求,分阶段落实整改。目前,已在辖区内文化公园、体育馆、轻轨站、商业广场等重点公共场所新增19台AED设备,并组织开展了12场应急救护讲座和培训。

2025年8月,中山二区检对辖区内轻轨站、体育馆、商业广场等重点公共场所AED设备配置情况开展“回头看”,通过实地检查、询问了解与信息核实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核查 AED设备是否安装在显著位置、有无遮挡物。如某体育馆的设备安装处原先堆放的杂物已全部清理,确保紧急时刻能“无障碍取用”;某公园则将此前被保安亭遮挡的AED设备挪至更显眼区域,解决设备“找不到”的难题。同时,检察官督促有关部门将新增安装的AED设备的位置信息收集上传至“AED城市地图”微信小程序,便于群众快速定位附近的设备。此外,检察官还向各场所设备管理人员核查应急救护培训情况。经检查,场所管理人员均已完成专业培训,具备基础急救能力。

检察官表示,中山二区检将继续发挥公益诉讼职能,加强府检联动,凝聚监管合力,畅通城市“生命通道”,更好地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