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0日 星期日
|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建设> 第一市区检察院
以司法温情守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发布时间:2025-04-16来源:浏览次数:451
分享:

“妈妈打电话说她现在拿到了赔偿款和司法救助金,村干部也时常过来探望,生活舒心很多。我已经多年没有听到妈妈爽朗的笑声了,终于可以在部队安心服役了……”近日,驻香港部队的现役军人小刘向中山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说道。此前,其母亲匡某因工致残,虽赢了官司,但因“执行之困”未能拿到赔偿款,经该院依法开展民事执行监督,陷入执行僵局的案件终于柳暗花明。


因工致残 五年未获赔偿款 


“这个案件当事人的儿子是现役军人,其父亲母亲多次信访,但是最终都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2024年年底,中山一区检收到驻香港部队军事检察院通过广州军事检察院、中山市人民检察院移送的案件线索。

中山一区检民事检察部门收到线索后,第一时间联系案件当事人了解情况,并向法院调取执行卷宗,查询案件的执行情况。

原来,2020年,现役军人小刘的母亲匡某在中山市某餐饮公司工作时,摔伤了右手,经鉴定,匡某的伤情为十级伤残。2021年4月,中山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中山市某餐饮公司支付匡某工伤待遇差额共70935.2元。2021年8月,匡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环节,法院未发现该公司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于2021年10月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7万余元的赔偿款,5年来未获赔一分钱,这笔迟迟没有实际执行的赔偿款也成为了一家人的心病。无奈之下,小刘向所在部队反映了相关情况。


 情法并举 倾心促调解心结


“本案纠纷已持续五年之久,被执行公司确无可供执行财产,如果能促成双方达成和解,是匡某获得赔偿款的最佳途径,但能否和解关键在于被执行公司的态度。”因此,承办检察官打破先询问申请人意见的常规方式,首先从被执行公司入手,但经调查核实发现,被执行公司现已被吊销,遂通过面对面、电话等方式多次对被执行公司的原法定代表人、股东朱某摆事实、讲法律、析利弊,最终朱某的态度从分文不赔转变为愿意由个人支付赔偿款。

“此时已值深冬,匡某年事已高,居住在湖南老家,匡某与丈夫又患病在身,上门开展工作将更有利于化解矛盾纠纷。”2025年1月,中山一区检与广州军事检察院、长沙军事检察院和驻香港部队军事检察院联合赴湖南省耒阳市某镇的匡某家中开展调查核实工作,一方面,结合案件现状、执行可能性等客观情况,对匡某开展释法说理,了解其和解愿意。另一方面,通过现场询问、与村委会座谈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匡某家庭情况和生活状况。


4.161.jpg

中山一区检与广州军事检察院、长沙军事检察院、驻香港部队军事检察院赴匡某家中了解情况。


“只要能尽快拿到钱,缓解我的燃眉之急,我愿意和解。”匡某表示。在确定匡某和解意愿后,承办检察官立即返回中山联系朱某再次确认赔偿事宜。3天后,匡某和朱某达成执行和解书面协议,朱某当场支付人民币3.5万元。同时,承办检察官联系法院执行法官,跟进执行措施的解除及后续相关工作。


4.162.jpg

和解现场


多元救助 帮扶温暖军人军属


“两个老人的脸就像冬日一样,让人感觉压抑、沉闷。”承办检察官回想起第一次见到匡某及其丈夫时的场景,眼眶仍忍不住湿润。

“案子虽然办结了,但匡某因伤丧失劳动能力,家中主要劳动力又远在香港,家庭经济情况依然不容乐观,我们还能为这个家庭做什么呢?”于是,军地检察机关与湖南省耒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召开联席会议,商定由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与民政部门、镇村紧密联系,在匡某符合救助政策条件的前提下依法开展救助,并适时开展入户慰问,关心问候其生活近况,持续传递对军属的关怀。


4.163.jpg

中山一区检协同广州军事检察院、长沙军事检察院、驻香港部队军事检察院与湖南省耒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召开联席会议。


与此同时,中山一区检经前期调查,匡某因案导致肢体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困难,符合司法救助的条件,且其系现役军人家属,遂依法为军人军属开通司法救助“绿色通道”,依法优先办理军人军属的司法救助申请,并于2025年1月为匡某发放了人民币2万元的司法救助金。经多方共同努力,匡某一家的生活有了保障。



相关文章